1
当前位置:
>
饮品调制
从0到1:一个饮品顾问眼中的商业化饮料开发全攻略
2025-02-25 阅读:23

开篇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一名在饮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饮品研发顾问。说实话,这些年我看到太多创业小伙伴在开发饮料时踩坑了。有的人觉得开发饮料就是小菜一碟,以为把自己在家调制的配方简单放大就能量产,结果到了工业化生产环节就傻眼了。今天就让我从专业角度出发,给大家分享一下商业化饮料开发的那些事儿。

市场为王

讲真,在开始研发之前,一定要先把市场调研这个功课做足。不是我说吓唬大家,据最新数据显示,超过60%的新品饮料在上市一年内就惨遭下架,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我记得去年遇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有个年轻的创业者找到我,说要开发一款养生茶饮料。我问他准备卖给谁喝,他说"大众市场,谁都能喝"。这种定位在我看来就太笼统了,简直就是在浪费资源。经过我们团队深入的市场分析,发现25-35岁的都市白领女性是最注重养生的群体,而且她们的消费能力相当强。于是我们把产品定位调整为"轻断食代餐茶饮",专门针对这个细分市场。你猜怎么着?上市后的销量直接起飞,远远超出了预期。

说到市场调研,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是必须要做到位的。首先就是竞品分析,这一点特别重要。我的习惯是至少要买20款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来做深度测评。比如说,这些产品都是什么价位的,包装规格怎么设计的,用了哪些原料,口感有什么特点。我会把每款产品都仔细品尝,做详细的记录和对比。

有一次我帮一个品牌做竞品分析,发现市面上的果汁茶饮料要么果汁含量太低显得很假,要么茶味太重喝起来发苦。这个发现直接促使我们开发出了一款水果茶,既保留了水果的自然甜度,又让茶香若隐若现,推出后立刻就获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调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想法,他们的需求和痛点往往能给产品开发带来灵感。我们会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去了解目标用户。比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上班族觉得市面上的能量饮料后劲太大,喝完容易心慌。这个发现促使我们开发了一款添加了茶多酚和维生素B族的温和型能量饮料,不仅能提神醒脑,还不会让人觉得心跳加速。

市场调研还要关注消费趋势。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注重健康,低糖、低卡、无添加这些概念越来越受欢迎。据最新数据显示,超过80%的90后、00后愿意为健康饮品多付钱。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能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做到低糖低卡,产品就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配方定型

说到配方研发,这可真是一门技术活儿。很多创业者以为把家庭配方按比例放大就完事了,这绝对是个超级大坑。工业化生产和家庭制作完全是两码事,要考虑的因素多得很。

我就见过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有个茶饮品牌,老板特别自信,说他们家祖传的茶饮配方特别受欢迎。结果他们把这个配方直接放大生产,没考虑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到了夏天,产品一批批地变质,不是发苦就是发酸,最后损失惨重。

工业化生产首先要考虑原料的标准化问题。家庭制作可以用新鲜水果,但工业化生产就必须用标准化的原料,比如浓缩果汁、果汁粉等。我记得有次帮一个品牌开发芒果茶饮料,他们一开始坚持要用新鲜芒果。但实际生产中发现,新鲜芒果的品质很难保持稳定,不同批次的水分含量、甜度都会有差异,这就导致最终产品的口感不统一。后来我们改用标准化的芒果浆,问题就解决了。

生产设备的特性也是个大问题。不同的生产线对原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你想做果粒茶,果粒的大小就要特别注意。太大会堵塞灌装机,太小又显不出产品特色。我之前遇到一个客户,他们想做椰子果粒饮料,但是生产线的管道直径限制了果粒的大小。最后我们通过调整切割工艺,做出了大小适中的椰子果粒,既保证了口感,又能顺利生产。

杀菌工艺对配方的影响也很大。高温杀菌会影响很多原料的风味,比如一些天然提取物在高温下容易分解。我就遇到过一个案例,一款添加了蜂蜜的饮料,在杀菌过程中蜂蜜的香气全都没了。后来我们采用了耐高温的蜂蜜香精,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稳定性是另一个大问题。饮料要有一定的保质期,这就要求所有原料在这段时间内都保持稳定。我见过太多饮料,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味道不错,放一段时间就变味了。所以在配方开发时,我们会做加速实验,模拟产品在不同温度下存放的情况,确保产品在整个保质期内都能保持稳定的品质。

品类创新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创新简直太重要了。光是把别人有的东西做出来已经不够了,你得有自己的特色。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新品对饮料行业的增长贡献率高达30%,这个数字已经说明了问题。

季节性产品是一个特别好的创新方向。不同季节,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夏天人们喜欢清爽解暑的饮品,冬天则更偏爱温暖养生的口味。我之前帮一个品牌策划了一个"24节气限定饮"系列,每个节气都会推出应景的特调饮品。比如立春推出的是桃花乌龙茶,夏至是薄荷柠檬水,立冬是红枣姜茶。这个系列特别受欢迎,而且每次新品上市都会引发一波社交媒体讨论。

跨界联名也是个很好的创新方向。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一个好的联名能给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数据显示,成功的联名能给品牌带来15-20%的销量提升。我之前参与过一个饮料品牌和国潮服装品牌的联名项目,把传统茶饮的元素和现代潮流文化结合起来,不仅产品卖得好,还收获了一大波年轻粉丝。

创新还要注意把握时机。比如前段时间"解压"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就开发了一款添加了天然草本提取物的"助眠饮品",专门针对睡眠质量不好的年轻人。这个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有环保意识了,这给饮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最新调查显示,超过70%的年轻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多付费,这个数据相当惊人。

在包装方面,可降解材料和可循环利用的包装越来越受欢迎。我知道有个品牌开发出了可食用的果冻包装,虽然成本比普通包装高一些,但是深受年轻人喜爱。还有品牌使用可降解的甘蔗渣制作的包装材料,不仅环保,而且外观也很时尚。

原料的选择也要更加注重天然和健康。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配料表,添加剂越少越好。我发现,那些标注"零添加"的饮品往往能卖出更好的价格。比如说,与其用人工色素,不如用甜菜根粉、紫胡萝卜素这些天然色素;与其用防腐剂,不如改进工艺延长保质期。

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要考虑环保因素。我之前帮一个品牌做供应链优化,通过选择本地供应商,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减少了碳排放。

写在最后

开发一款成功的商业化饮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市场调研到配方研发,从工艺改进到包装设计,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但是只要你按部就班,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其实我特别想知道,你们觉得开发饮料最难的环节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如果你对某个环节特别感兴趣,我可以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展开聊一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