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闲聊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饮品开发老师,可以叫我小陈。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如何从零开始打造爆款饮品这个超级有趣的话题。
作为一个在饮品圈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玩家,我可太了解新手开发饮品时的各种纠结和困惑了。你是不是也经常看着别人家的饮品销量蹭蹭往上涨,自己辛辛苦苦研发的产品却怎么都火不起来?不要着急,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你一起聊聊饮品开发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产品定位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饮品开发的时候,很多小伙伴都会犯一个错误 - 一上来就专注于配方研发。但其实在开始调配之前,我们需要先想明白一个超级重要的问题 - 这款饮品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要满足年轻人追求新鲜的心理需求,还是要打造一款解暑降温的夏日神器?
我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就特别冲动。看到茶饮市场超级火爆,立马投入到新品研发中,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调配方。最后做出来的饮品,朋友们喝了都说味道不错,但就是卖不动。后来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没有清晰的产品定位,再好的配方也很难真正打动消费者。
现在市面上那些超级成功的饮品品牌,几乎都有非常清晰的产品定位。比如喜茶,它的定位就是面向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年轻人,所以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门店装修,都走的是高端时尚路线。再看蜜雪冰城,它的定位就是亲民实惠,所以主打性价比,用超低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学生群体。
根据我们公司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5%的成功饮品品牌都在开发初期就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人群和产品定位。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产品定位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之前参与开发的一款芝士茶饮,最初的目标人群是白领女性。但在市场调研后,我们发现95后年轻人对这类网红饮品的接受度更高,而且愿意为新奇的口感买单。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定位,在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上都做了相应改变,最终这款产品的销量比预期高出了50%。
原料选择
说到原料选择,这真的是一门特别深的学问。很多新手可能觉得,原料不就是买来用吗?但实际上,一款饮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和搭配。
我给大家举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去年我们在开发一款水果茶的时候,发现使用不同产地的柠檬,酸度居然可能相差高达30%。云南的柠檬普遍偏甜,而四川的柠檬酸度就比较高。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最终产品的口感。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选择原料时,一定要多方比较,反复测试。
根据我们实验室近几年积累的数据,一款标准的果茶配方中,果汁含量最好控制在15%-25%之间。含量太低,口感会显得寡淡;太高又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其他原料的风味。糖度方面,8-12度是最讨喜的范围,这个甜度既能满足大众口味,又不会太过腻人。至于酸度,pH值在3.5-4之间口感最佳,既能突出水果的清新感,又不会过于刺激。
在原料采购环节,我们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新手总觉得,价格贵的原料品质一定好。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比如说,某些进口水果干的价格是国产的三倍,但在最终产品中,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出明显差异。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是原料的搭配。就像我们在开发一款草莓气泡水时发现的,单独使用草莓果汁,味道总是差点意思。但当我们加入一点点柠檬汁后,整体风味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这就是所谓的"1+1>2"效果。通过不同原料的巧妙组合,我们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美味。
原料保存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我们发现,很多原料的保质期都很有讲究。比如新鲜水果,最好是当天用当天的;茶叶要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果酱类的原料开封后要及时冷藏,并在3-5天内用完。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继续...]
相关阅读